青島為明學校國學大講堂精彩繼續(xù)—從衣食住行解讀中華文化 用點滴細節(jié)打造謙謙君子
古代人穿什么樣的衣服?歷史上的小“吃貨”們,有哪些美食可以享受?《甄嬛傳》、《羋月傳》里的故事都是真實的嗎?三國大將關(guān)羽的武器真的是青龍偃月刀嗎?文學作品《三國演義》里有幾分真假?
這些疑問,相信是許多孩子心中一直縈繞的好奇話題。為了讓同學們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生活,激發(fā)學生對中華歷史文化的興趣,11月28日晚20:00,青島為明學校初中部的師生再次齊聚為明劇院,聆聽本學期又一場頗具特色的國學大講堂——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系列講座之衣食住行。
本次講座由我校初中部歷史教師高冰老師主講,主題為“衣食住行,古今漫談”。為什么以此為題?明代泰州學派大儒王艮有言,“百姓日用即為道”,受此啟發(fā),編者認為“衣食住行”可以寓大道,可以明重理;再者,慮及聽眾主要為我校六、七、八年級學生,年齡偏小,立意著眼不宜過高,把厚重的歷史文化通過古人飲食起居的變遷,借助鮮活的典故軼事呈現(xiàn)出來,更容易被同學們接受,所以最后選定這一題目。
青島為明學校國學課程在國學教師王瀚老師的大力推動下,經(jīng)學、文學、禮俗學的傳道授業(yè)成為為明大講堂的一大亮點。史學,作為國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,也同樣受到學校領(lǐng)導的重視。因此開場時,高老師便介紹了史學在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的地位,引用《說文解字》的注解和《甄嬛傳》《羋月傳》的例子,解釋了“歷史”的內(nèi)涵實質(zhì)。接下來,講座從衣冠、飲食、住宿、出行四個方面入手,復原了古人生活的真實場景,并且立足于生活,延伸至中國歷史傳統(tǒng)文化的淵源流變。
講座從衣冠開篇,《左傳》疏云:“中國有禮儀之大,故稱夏;有服章之美,謂之華。”古代中原民族以華夏自居,心理上其實包涵了濃烈的衣冠情節(jié)。高老師自此切入,依次展示了峨冠博帶的漢服,綾羅飄逸的唐裝,裊娜旖旎的旗袍這些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服飾,歷數(shù)個中淵源特色。另外,《禮記·王制》載:“中國......東方曰夷,被發(fā)文身,有不火食者矣。南方曰蠻,雕題交趾,有不粒食者矣。西方曰戎,被發(fā)衣皮,有不粒食者矣。北方曰狄,有不火食者矣,衣羽毛穴居。”三代以來,華夏族與周邊民族關(guān)系波折起伏,民族間的交往融合對中原地區(qū)的服飾也產(chǎn)生了深遠的影響。而中國古代的冠帽則有著不同的演變軌跡,古人講究“身體發(fā)膚,受之父母,不可輕棄”,在滿清剃發(fā)令頒布之前,男子一直是蓄辮,被長發(fā),故有“沐(洗頭)”“?。ㄏ丛瑁?rdquo;之別?!抖Y記·冠義》語:“冠者,禮之始也,是故古者圣王重冠”,對古人束發(fā)的巾、幘、冠、幞,高老師也一一舉例說明。
對于飲食、住宿、出行,講座也循此規(guī),結(jié)合考古資料,引經(jīng)據(jù)典,把古人世俗生活立體展現(xiàn)在學生面前。
最后,高老師升華了講座內(nèi)容,與同學們展開積極互動,探討從古人“衣食住行”中獲得的啟示和道理。同學們踴躍發(fā)言,從社交、學習、處世、禮儀各個方面談了自己的心得,氛圍十分熱烈,高老師在稱贊大家認真主動的學習態(tài)度后,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,從講座中絲綢之路開辟、華夷相交以及時下影視文學作品的盲目跟風等內(nèi)容上,推演出“人生交契無老少,論交何必先同調(diào)”,“梅須遜雪三分白,雪卻輸梅一段香”,“盡信書,則不如無書”等旨趣,回扣了史學在承襲中創(chuàng)新,“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”的國學要義。
高老師的講座給為明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國學盛宴,孩子們都收獲頗豐,也對國學更加有興趣了。相信在為明濃厚的國學氛圍熏陶下,孩子們一定會長成有中國靈魂世界眼光的為明人!